河北樺霖飼料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購銷飼料原料的貿易型公司。
地 址:石家莊市長安區豐收路與華清街交口南行150米路東
電 話:0311-67507005
傳 真:0311-67507005
郵 箱:hebeihualin888@163.com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近三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呈下降趨勢。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穩定玉米生產”,對玉米市場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提升國內玉米市場保供穩價的能力。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將稻谷、小麥作為必保品種,穩定玉米生產,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2018年我國玉米種植面積6.32億畝,產量2.5733億噸,分別比最高的2015年減少6.3%和2.9%。同期玉米消費持續增長,產需連續兩年出現缺口,需要庫存彌補。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8/2019年度(10月/9月)我國玉米新增供給量為26033萬噸,比上年度減少221萬噸;總消費量為28793萬噸,比上年度增加1003萬噸;市場結余量為-2760萬噸,缺口同比擴大1223萬噸。
節后東北玉米價格走勢疲軟
本周三,黑龍江綏化深加工企業14%水分三等玉米收購價為1560~1600元/噸,周環比下降30~50元/噸;吉林松原1650元/噸,下降30元/噸;遼寧鐵嶺1680元/噸,下降60元/噸;內蒙古呼和浩特1780元/噸,基本持平。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416萬噸,同比減少1500萬噸。春節期間,新玉米上市量明顯減少。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截至2月17日,東北三省一區農戶玉米銷售進度為61%,同比慢19個百分點。其中,黑龍江玉米銷售進度為61%,同比慢22個百分點;吉林55%,同比慢20個百分點;遼寧70%,同比慢20個百分點;內蒙古62%,同比慢13個百分點。
當前東北農戶余糧中“地趴糧”占比仍然較高,考慮到后期升溫較快,不利于“地趴糧”和高水分潮糧的保管,估計當前至3月下旬將有1500萬~2000萬噸的玉米被集中銷售。而東北深加工企業仍普遍存有2個月左右的庫存,加之非洲豬瘟疫情導致飼料企業采購力度下降,中美經貿談判有望達成農產品進口協議,當前市場對國內玉米需求的判斷并不樂觀。
供大于求格局下,玉米市場的定價權掌握在需求方手中,因此用糧企業不斷壓低收購價格,但考慮到這段時期或將是玉米市場供應最寬松的時期,玉米價格或將降至底部,貿易商和用糧企業有意愿在價格低點補貨,將抑制玉米價格下跌空間。
華北玉米抗跌性強于東北
本周三,山東濰坊加工企業14%水分二等玉米收購價為1960~1980元/噸,周環比下降10~20元/噸;山東德州1910~1920元/噸,下降20元/噸;河北石家莊1890~1900元/噸,下降20元/噸;河北秦皇島1760元/噸,下降70元/噸;河南鶴壁1920元/噸,持平。
春節后,華北玉米收購價經歷短時間和區域性上漲后,呈持續下跌態勢,其中河北、山東玉米收購價跌幅較大,河南跌幅相對較小。收購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春節后華北和東北地區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增加。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監測顯示,截至2月17日,華北地區農戶售糧進度為58%,同比持平。其中,山東售糧進度為59%,河南62%,同比均持平;河北53%,同比快2個百分點。雖然當前華北售糧進度與上年同期持平,但考慮到2019年春節較早,春節效應提前,后期華北售糧進度同比仍將偏快。這與東北地區售糧進度同比偏慢二成左右形成鮮明對比。
2018年華北玉米減產,估計當前農戶余糧同比下降200萬噸左右,加之華北深加工企業沒有做長期庫存的習慣,正常備15~20天的庫存,長期有補庫需求。山東某大型深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150萬噸的項目即將在3月開工,華北玉米深加工需求將持續增長。因此,華北地區玉米供應壓力不及東北,抗跌性較強。
華北農戶余糧水分偏低,適宜儲存,如果價格深跌,農戶將產生較強惜售心理,這也解釋了價格連續下跌后2月20日有不少企業重新提價收購的現象。短期來看,受東北玉米價格沖擊,華北玉米價格走勢仍將疲軟,但華北農戶挺價意愿較強,價格可能呈現震蕩下行走勢,下跌空間預計在50元/噸以內。
預計南北港口玉米穩中偏弱
本周三,鲅魚圈港15%水分二等新玉米主流收購價為1780元/噸,周環比下降20~30元/噸;錦州港15%水分二等新玉米主流收購價為1780~1790元/噸,周環比下降30元/噸。
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月19日,北方八港玉米庫存為425萬噸,比春節前增加30萬噸,同比增加69萬噸。
春節假期后,北方港口玉米庫存持續增加,目前各港口倉容較為緊張,而裝船需求有限,壓制港口玉米價格。預計2月下旬至3月份,東北農戶賣糧壓力較大,后期北方港口玉米價格走勢仍將疲軟,但玉米價格已近底部,預計下跌空間有限。
本周三,廣東港口散船二等新玉米報價1930~1940元/噸,周環比下降30~40元/噸。北方港口二等新玉米主流平艙價為1830~1840元/噸,折算至廣東港口二等新玉米到貨成本為1920~1930元/噸,南北發運順價10元/噸。
2月20日,廣東港口國產玉米庫存108萬噸,進口玉米庫存3萬噸,合計111萬噸,周環比增加5萬噸,月環比增加51萬噸,同比增加46萬噸。
春節后,廣東港口玉米庫存高企,后期結轉庫存預計也維持高位,到貨成本下降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下,飼料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均壓制廣東港口玉米價格。短期來看,東北玉米售糧壓力較大,價格疲軟仍將傳導至北方港口,進而壓制廣東港口玉米價格。
淀粉成本減庫存增價格降
本周三,黑龍江綏化加工企業淀粉出廠價為2320~2350元/噸,周環比下降30元/噸;遼寧鐵嶺2420~2440元/噸,吉林長春2320~2350元/噸,均持平;河北石家莊2450~2480元/噸,下降30元/噸;山東濱州2450~2480元/噸,下降30~50元/噸。
在綜合考慮折舊等固定成本的情況下,吉林長春玉米理論加工利潤為146元/噸,周環比增加46元/噸,月環比增加50元/噸,同比增加206元/噸;山東濱州理論加工利潤為-29元/噸,周環比下降32元/噸,月環比持平,同比增加50元/噸。
本周三淀粉行業開工率從春節期間的低點恢復,全國淀粉行業開工率72%,周環比和同比均增加14個百分點。其中,東北地區大中型企業開工率為83%,華北地區為74%。東北地區淀粉加工利潤較高,開工率高于華北地區。
盡管今年春節期間的淀粉行業開工率與上年同期持平,但分區域來看,東北地區今年春節期間開工率達到70%,比上年春節期間高出9個百分點;而華北地區僅56%,比上年同期下降4個百分點。
總體而言,春節期間淀粉行業仍有58%的開工率,且假期后企業開工恢復較快,而當前正處于消費淡季,國內淀粉庫存迅速增長,估計比春節前增長30%以上。淀粉行業庫存壓力較大,加之當前原料玉米價格持續疲軟,深加工企業相繼下調淀粉出廠價格,預計短期內淀粉價格仍將跟隨玉米價格弱勢運行。